本文来讲讲一个CRDT协同算法:修改树节点层级的操作后,保持多人协作时的数据最终一致,且不会出现环。
应用场景有:网盘嵌套的文件夹以及目录,在线文档工具的目录树协同,图形编辑器的图形树协同等。
环的问题
我们给每个节点一个 parent 属性,指向其父节点的 id。
比如修改父节点 A 为 B(这种操作我们称为 reparent),就实现了将一个节点从父节点 A,移动到另一个父节点 B 下的操作。
如果同步过来发现多个用户都在改同一个节点的 parent,使用 Last-Writer-Win 策略,应用最后写入的修改。
一切看起来如预期一样,貌似没啥问题。
直到一个用户把节点 A 的 parent 指向 B,然后另一个用户将节点 B 的 parent 指向 A,然后同步。
它们各自声称是各自的爸爸,于是他们就从树中脱离出来,成为一个环,我们 需要一种策略把环解开,让它们和树重新联通(reattach)。
Figma 使用过的一种做法是让服务端做判断。
解决方法是,最先改变父子关系,会作为最终状态。
假设用户 1 将 C 放到 B 下的操作先到服务器,服务器会应用它。此时服务器收到用户 2 把 B 放到 C 下的同步信息,服务器会将其驳回,带上真正的父节点 id。
在驳回前,用户 2 其实收到了用户 1 的操作,客户端此时会将 A 和 B 临时形成环,然后移出图形树,接着驳回的信息回来,客户端就能确定父节点,然后恢复到图形树中。
缺点是,形成环的图形会消失一段时间,以及需要中心服务,并专门维护节点的父子关系。
CRDT算法
此外还有一个 CRDT 的去中性化的实现方式,也是本文要展开叙述的算法。
核心思路是 记录每个节点的历史父节点,在进行修改父节点操作后,找到脱离树的节点,对其做一个回滚操作,使其指回历史父节点中,最近的一个还在树上的节点。
下面进行具体展开讲解。
每个节点需要额外记录 历史父节点。
因为有点像图(指向其他节点且有权重值),我们称之为 edges。
edges 是一个映射表,的 key 为父节点引用,value 为一个计数器值 counter,越大表示越在近期成为父节点。
对于上图的 A 和 B,初始化时父节点都是指向 C 的,它们的 edges 初始值为:
{
A: { C: 0 },
B: { C: 0 }
}
然后用户进行 reparent 操作,把 A 放到 B 下,我们会更新edges,把新的父节点 B 加进去,其 counter 值为 edges 中的最大 counter 加一,即将 A: {B: 1}
合并到 edges 上。
于是变成:
{
A: { C: 0, B: 1 },
B: { C: 0 }
}
我们基于 edges 重新计算每个节点的 parent,取 edges 中 counter 最大的的节点作为父节点。
此时 A 和 B 的父节点分别取 edges 中的最大值 B 和 C,还是在树上的(即可以不断递归 parent 到达 root 根节点,我们将这种节点称为 rooted 节点),没有问题。
再接着另一个用户把 B 放在 A 下的操作同步过来,只同步单个 edge,即 B: {A: 1}
。另外注意时序问题,同步时要确保父节点已经同步过去了,否则会出现父节点不存在的情况。
于是 edges 变成:
{
A: { C: 0, B: 1 },
B: { C: 0, A: 1 }
}
我们给每个节点取 edges 的最大值为父节点,此时出现了环:A 指向 B,B 指向 A。
我们需要找出所有的不在树下的节点(称为 non-rooted 节点),把它们恢复回树中。
这里只有 A 和 B。对于 A,取 counter 最大的 rooted 节点,即 C,将 A 的 parent 修正为 C,此时 A 也变成了 rooted 节点。
然后是 B,B 的最大 edge 是 A,A 已经变成 rooted 了,所以 B 的 parent 指向 A。
到这里我们的 reattach 修正操作就结束了。
优先级问题
这里有几个优先级的问题要注意。
首先是 选择历史父节点的优先级 的问题。
节点挑选最近历史父节点,优先级逻辑为:
- 必须是 rooted 节点;
- counter 大的优先;
- 若多个父节点的 counter 相同(同步时可能出现),使用 Last-Writer-Win 策略选择最新的一个。
然后是 子节点的处理顺序也需要符合特定优先级规则 的,因为不注意顺序的话,先处理 A 和先处理 B 的这两者的结果是不同的。
前面我们是先处理 A,结果是 A 会在 C 下。但如果是先处理 B,那 B 会在 C 下,会出现最终数据不一致问题。
所以这里也要有优先级,比如让 id 小的 non-rooted 节点优先处理。
可以配合优先级队列数据结构使用。
固化新旧父节点路径
这里还有一个特殊场景要处理。
经过前面的操作,我们的 A 和 B 的 edges 是这样的:
{
A: { C: 0, B: 1 },
B: { C: 0, A: 1 }
}
图形树是这样的:
此时,我们再将 B 的 parent 指向 D。根据前面的逻辑,加上一个 B: { D: 2 }
, edges 变成这样:
{
A: { C: 0, B: 1 },
B: { C: 0, A: 1, D: 2 }
}
取 edges 中 counter 最大值为父节点,都是 rooted 节点,结果为:
然后你发现,没有移动 A,但 A 居然跑到 B 下面去了,这是不符合用户预期的。
为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做以下操作。
B 节点从原父节点 A 下移动到 D 下前,我们需要把父节点 A 进行固化操作,即 把原父节点 A 的 edges 中当前真正的 parent,即 C,的 counter,设置为最大值的 counter 加一。
如果 counter 已经是最大值了,则不需要进行操作了。
这样是为了确保下次 reparent 时还是原来的 parent。
这里我们会额外多了个 A: {C: 2}
,于是:
A: { C: 0, B: 1 }
变成了:
A: { C: 2, B: 1 }
原父节点 A 到根节点的所有节点都要进行这个操作,新父节点 D 到根节点的所有节点也要做同样处理。
修正后的 edegs 为:
{
A: { C: 2, B: 1 },
B: { C: 0, A: 1, D: 2 }
}
具体的过程为:
动图演示
下面是动图演示。
我在算法出处文章网页提供的交互源码上做了简单修改。
优缺点
优点:
- 正统 CRDT 算法,不需要中心权威专门处理;
- 不像其他的方案,需要复杂高昂的回滚和重放步骤恢复原来的树结构状态;
- 需要保持历史父节点,看起来很耗费内存,但因为使用节点为 key,所以 edges 中元素数量不会和 reparent 操作次数呈正相关,只会维持较低的数量。
缺点:
- 理解和实现比较困难。
结尾
该算法只是修改树中节点的层级,还是需要另外配合顺序和增删一致性策略,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功能。
如果还没看懂,建议阅读开头提到的文章,尝试里面的交互,并阅读其源码实现。
我是前端西瓜哥,欢迎关注我,学习更多协同编辑知识。
暂无评论内容